《疯狂动物城》是2016年迪士尼公司出品的动画片,讲述了兔子朱迪在动物城破案的惊险历程:朱迪通过努力,完成儿时的梦想,成为动物城的警察。可由于她体型娇小,不受野牛局长的待见,被安排去查违章停车等无足轻重的事情,在这过程中认识了狡猾的狐狸尼克。急于展现才华的朱迪,终于等来了一次难得的机会,负责棘手的动物失踪案的调查。她与尼克经历了各种曲折,发现失踪的动物由于“野蛮化”,被狮子市长囚禁起来。
案件破获后,朱迪立了大功,可她却高兴不起来,因为动物城的居民对食肉动物“野蛮化”的恐惧越来越强烈,好伙伴尼克也看透了她潜意识的偏见而离开她。回到家乡的朱迪偶然发现了导致食肉动物“野蛮化”的真正原因,在尼克的帮助下,揪出了策划这一系列事件的幕后黑手——绵羊副市长。食草动物与食肉动物的撕裂得到愈合,动物城恢复了往日的和谐。
正如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所说:“人是万物的尺度。”古希腊的每一个神话故事揭示了人们理解世界的方式,讲述的都是人世间的事情。《疯狂动物城》却是通过动物之间的故事,来揭示当代人类社会的一些现象和道理,其中,如何克服偏见、做到包容互谅自然是影片最凸显的主题。
自然法则下,食肉动物与食草动物的对立难以消除,所以对于动物而言,食物链的鸿沟永远无法逾越。幸运的是,人的理性所创造的文明,指引人类走出了弱肉强食、残酷竞争的野蛮历史,互助共赢、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了普遍的共识。然而,人类社会的文明并不可能消除所有的对立和分歧,在和平和发展的大历史背景下,局部的各种冲突,甚至积怨、仇恨仍是人类文明脚步向前迈进的极大挑战,而重要的原因似乎可以归结为一点:身份与立场复杂的对应关系。
每个人都无法抹去自己在社会中的身份底色,哪怕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他的肤色、民族、性别、家庭等因素,就决定了他总会被归入到某个群体的身份中。随着成长,萦绕在他身边的群体标识越来越多,如:学校、学历、职业、职位、阶层等等。总而言之,一个人总要在社会中扮演一定的角色,而角色的背后都有个体身份与群体身份的双重烙印。就像影片中的朱迪,对父母而言,她就是独一无二的女儿;而对于狐狸尼克而言,她是食草动物,易被伤害且防备心强;对于野牛局长而言,她是娇小的动物,不适合对抗性较强的警察职业。
既然摆脱不了个体和群体的双重身份,每个人的言行自然而然会被置于双重体系中进行评价。影片中朱迪在新闻发布会说到食肉动物“野蛮化”与其本能有关,这话深深地刺痛尼克的心,虽然她一再向尼克解释,他是不一样的个体,然而尼克即使再信任朱迪,也无法把她是食草动物、自己是食肉动物的考量撇在一边。假设朱迪和尼克的身份颠倒一下,那么这种伤害就不会存在。我们生活中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有人喜欢拿一些地方的人调侃,玩笑之后才意识到听众中有来自这个地方的人,便连忙向对方解释,他们属于例外的情形。然而解释往往是没有效果的,相信多数人会对这种地域歧视行为表示愤慨,但如果调侃者也来自这个地方,则会被看作是自嘲行为,一般情况下是可以原谅的。
现实生活中,一个人再谨慎、再周全,也难以做到立场与身份的完全切割,哪怕他竭尽所能这样做,有时也避免不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的境遇,因为他人有身份和立场的预设,由此产生的种种的猜忌和联想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孔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而江浙一带乡谚曰:“做天难做四月天,蚕要温和麦要寒。秧要日头麻要雨,采茶姑娘盼阴天。”连不言不语的天,面对不同诉求和立场的人,都逃脱不了被埋怨的宿命,更何况有着七情六欲的人。
影片中动物城出现分裂危机的时候,明星歌手夏奇羊出来呼吁:“为食肉动物贴上野蛮的标签是不负责任的,我们不能因为恐惧而分裂彼此,真的,请把我爱的动物城还给我。”身份只是一个人的参考坐标,而不是价值标签,根据一个人的身份去推断他言行的动机,是一种狭隘的偏见,甚至可能演变为蓄意的歧视。在朱迪努力下,动物城最终回归了和谐,因为她始终坚信:“作为一个好警察,是保护和服务好这座城市,而不是分裂它。”误解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缺乏化解误解的方式和渠道,相互诘责只会让矛盾越积越深,最终演化成尖锐的对立,只有包容互谅才能化干戈为玉帛,消融隔阂的冰霜。
影片最后,所有的动物在夏奇羊的带领下,伴随着《TryEverthing》的节奏,又唱又跳。从疯狂的分裂到欢快和融洽,电影中画风转变来得那么快,而现实中往往需要艰难和曲折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