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代表风采】昝圣达:举全社会之力破解“老来难”
2020-09-04 16:04:00  来源:南通检察  作者:昝圣达 宋洋 葛明亮

  人口老龄化不仅会带来劳动人口不足、养老成本提高、空巢家庭增多等一系列社会和家庭问题。伴随老年人口的增多,老年人犯罪问题也日益凸显。我在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检察院调研时了解到,近五年来,通州区老年人犯罪案件共有224件303人,且呈现逐年递增态势;针对老年人的犯罪案件数量也逐年上升。

  今年两会期间,我提交了《关于积极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建议》。最近收到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反馈,该建议已转交相关部门办理落实。

  养老成本高

  我所在的南通市是全国有名的长寿之乡,加之计划生育政策执行得比较好,这些年,我发现身边的老年人越来越多。从江苏全省来看,60周岁及以上老人占比要高出全国五六个百分点。所以,我对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养老问题感受很深。

  去年,我去日本进行业务洽谈时,专门抽空考察了日本的养老服务设施。回国后,我与相关专家就社会老龄化问题进行了探讨,又走进基层,与社区干部、老年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发现我国为老年人提供高质量服务和产品的供给体系尚未全面形成。

  虽然一些生命保险机构开始布局医疗养老健康业务,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不断增多,但养老行业的专业性医疗人才和服务人员极为稀缺,而且这些养老机构大都针对高净值人群,普通老年人经济能力达不到。

  社保机构针对失能老人提供的照护保险,尚在尝试推开阶段,老年健康服务体系远未形成,老年性白内障、老年性耳聋等常见疾病的治疗、巩固、康复费用一直很高,普通退休职工很难承担。

  此外,我在基层调研时发现,对于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一些部门和基层干部缺乏充足的思想和能力准备,工作比较被动。

  养老要顾身顾心

  应对和解决社会老龄化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个层面综合施策,共同发力。

  南通市从2017年11月入选全国第二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以来,逐步建立起覆盖城乡98%老人的居家和社区(村)的养老服务体系,还为入住养老机构或接受居家养老服务的老人提供每人每月100元到300元的补贴,并逐步提高照护保险居家支付标准和扩大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覆盖面。

  我认为,在财政收入可持续的前提下,政府还可以通过增加财政投入的方式,提高老龄人口普惠性医疗服务标准,扩大对老年性白内障、老年性耳聋和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等特定患者群体的帮助,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

  据我了解,南通市在城市的街道社区、农村的自然村落建立养老服务中心,在常态化开展家庭医生签约、爱心义诊等服务的基础上,经常组织健康保养、慢病管理、健康促进等辅导活动,使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心理、生理健康服务。南通市还充分利用城乡闲置学校、富余办公场地建立老年大学分校和活动场所,真正让老年人“老有所属、老有所用、老有所乐”。

  这些运行成功比较成熟的经验,建议加强总结、复制和推广。

  发展银发经济

  养老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单靠政府远远不够。可以尝试通过政府购买公益服务和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引导扶持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招募第三方专业团队负责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的运营和管理。

  同时,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台相关政策,大力发展日用品、保健品和健康服务等“银发经济”,开发针对老年人的娱乐、保健、休闲、旅游、教育等产业,做全做强老年人产业链条。

  人才培养上,要鼓励大专院校开设老龄化社会急需的紧缺专科,加强老年基础医学、预防医学、社会医学的研究,加强老年护理人才的培养,为养老机构提供专业人才。民政、人社、卫健等部门联手加强城乡失业人员业务培训,缓解养老护理人员极度缺乏的问题。

  在社会治理层面,建议将积极应对老龄化社会列为基本国策,推动《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贯彻落实。司法机关要加强对侵害老年人利益犯罪打击力度,依法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编辑:陈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