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袤的宇宙、神秘的星空、无尽的研究、无穷的探索……日前,根据西汉时期著名天文学家落下闳生平事迹创排的川剧《落下闳》在成都首演。作为名符其实的戏曲门外汉,在观剧前,我生怕看不懂,多次想打“退堂鼓”。一则,《落下闳》反映的是两千多年前的科学家提出浑天说、修订二十四节气、创制《太初历》,我这个“戏盲”加“科盲”,能否感知出其中的戏曲奥妙、科学奥妙?二则,科学类题材戏剧除了具有浓浓的科学性,还会不会具有深深的艺术性,同时兼具一定趣味性?会不会看得人昏昏欲睡、半途逃离?事实证明,《落下闳》给了观众一个大大的惊喜。
科学而不“唯科学”。巴郡阆中(今四川阆中)人落下闳是我国天文学史上一个重要人物,在世界天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艺术作品自然要展现他对天文的研究与探索,但若仅限于此,这部作品就会失之于深奥,失之于枯燥,其所蕴含的戏剧主题就会变成说教。《落下闳》从爱情、亲情等层面展现落下闳作为普通人的另一面,他不仅矢志于科学研究、尽忠于江山社稷、倾情于黎民百姓,而且也有七情六欲,有对老母爱妻的牵肠挂肚,以及对爱子的舐犊情深。这绝非“戏不够,情来凑”,反倒让人物更加有血有肉有灵魂。这样的戏剧人物才是一位生动立体、接地气的古代科学家形象。从古至今,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只不过他们淡泊名利,总沉浸在科研世界里,就显得异常超凡而高贵。
严肃而不“唯严肃”。在我们的固有认识中,科学题材戏剧基本是历史正剧,往往“正”得让观众兴味索然。《落下闳》虽是历史正剧,却时时在剧中撒点诙谐“佐料”,使得正剧也幽默。比如,俗语“找些龙门阵来摆”、网络语言“尬聊”等的运用,以及“一个小小的天牢,还挡得住我们巴蜀来的麻辣烫”等等,都让观众会心一笑。川剧与其他剧种的一个明显区别就是语言诙谐幽默,就像川人诙谐幽默的精神世界一样。
剧中那几位丑角,十八名士的代表,落下闳修改历法的反对派、阻挠派,扮相夸张、动作搞笑,让人捧腹,更是让这个严肃故事变得不那么严肃。
传统而不“唯传统”。川剧作为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以往涉猎的基本是人文类题材,而《落下闳》据说是川剧史上首次尝试科学类题材,这种勇于尝试,就是不再“唯传统至上”的创作表现。剧中那些在中国数学史上立有大功的“算筹”等道具也被拟人化了,人物甚至还受到“算筹”的奚落,生动而有趣;落下闳在梦境中与尚未出世的儿子的对话与温存,又让此剧具有了浓浓的浪漫主义。
尤需提及的是,落下闳在河间地区试验新历法失败,导致百姓颗粒无收、流离失所后,于大牢中自责问天,“天啊天,好想和你见见面;天啊天,好想和你交交言”等唱词,让人禁不住为其跌宕起伏的命运垂泪,更让该剧具有了丰富的意蕴。
英国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称落下闳是世界天文领域中“灿烂的星座”,然而,几乎是在被评为“四川十大历史名人”之后,这位曾被历史湮没的人物才被发掘出来。如今我们关注落下闳,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明理、悟道、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