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我每次读到那些旁征博引的文章,都会对作者的惊人记忆力羡慕一番。后来,我了解到一些诀窍和伎俩。
已故台湾作家李敖曾说过他的方法,他建立了主题资料库,平时把有用的素材裁剪下来,分门别类地放置于各自的主题之下,等到写作涉及到其中某个主题时,就按图索骥,把需要的材料拿出来翻一翻,这样,平时的积累都能够择优用上了。原来,李敖不是记忆力有特别过人之处,而是把别人的内在积累过程,进一步外化了。
勤奋的学生,边读书边摘抄。这些功夫,有助于知识积累和方便利用。
苏东坡袒露过一件造假趣事,一次考场作文中,他杜撰了一段名人名言,以佐证自己的观点,欧阳修批阅了他的考卷,对他的这篇文章大为赞赏,苏东坡的文章朴实畅快,一反当时的浮华文风。只是,博览群书的欧阳修对这句名人名言没有丝毫印象。欧阳修专门询问了苏东坡,苏东坡坦白了自己杜撰行为。想不到,欧阳修不仅没有恼羞成怒,反而对懂得灵活运用的苏东坡更加倚重。
但我们不要模仿为妙,以免弄巧成拙。苏东坡也只是偶尔为之,并且,他的杜撰也是根据了原文的注解,并非凭空想象。
读了书,却记不住,这应是一种普遍现象,若非过目不忘的记忆天才,都无可避免读完了书又把书还给了作者的结果。同时,如果又懒得像李敖那样建立资料库,或者像学生那样勤于摘抄,是否还有其他什么办法?
我有两个应对方案。
一是忘就忘了吧。那么,我们忘记了读过的书,是否意味着白读了呢?不是!援疆干部张华先生在“无事乱翻书”一文中说:书读多了,未必都能记住,记住的变成了知识,没有记住的变成了气质。读书对人的长期的、隐性的影响,远远地多于短期的、显性的影响。书中的精华和营养,先是短暂地停留于读者的脑中,让读者能够记得起来,并向外表达,接着,就长久地积淀于气质之中。这应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正解。
另外,这种深层的记忆积淀,有时候也会在特定的场景之下被激发出来。张华先生在上文中说:你以为你忘了,在某个特定的瞬间,它会突然迸发出来,在灵光一闪之间蓬勃灿烂。也就是说,你以为你忘记了,实际上它依然藏在你的头脑和精神里。
二是好书要多读。所谓好书,并非一定是那些推荐的经典书籍。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口味爱好,只要自己觉得好就行。读到了好书,是一种幸运和缘分,对自己是如此,对书来说,遇到了读者知音,也是如此,我们可在隔一段时间之后二刷、三刷。我把喜欢的《苏松坡传》、小说《穆斯林的葬礼》读了两三遍,第一遍,初见,全然是新的,喜好慢慢建立起来,其后第二遍、第三遍,再见,建立在之前印象和好感基础上,在汲取精华上会更加得心应手、轻车熟路。
现状是书籍泛滥,唾手可得,我们经常贪多,随大流,这对于真正构建自己的读书品味,形成自己的读书旨趣,并建立自己的知识基座,都可能是一种阻碍。反而在书籍稀缺的年代,一本好书常常被翻烂,到最后,它就成为了我们的知识基座,乃至个人气质中的一分子。
读书有无用之用,是我们获得精神成长的最佳途径,可领略上下五千年,可欣赏星辰大海,可窥探人性幽微,可感受纯真美好……(海门检察院 曹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