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检察文化】为你,千千万万遍——读《追风筝的人》有感
2020-04-20 13:11:00  来源:海门检察

  读完这部小说的时候,正是早春,南方风露渐去,国内疫情好转。柔嫩微蓝的雨天初晴的天空如泼墨行书的玉版,雏燕飞来,排字成行。合上书,闭上眼睛,心中默念“为你,千千万万遍”,悄悄把头摞过一些,业已酿成了一汪眼泪。

  《追风筝的人》并不是一个复杂的小说,它讲述了一个关于亲情与友情的故事。12岁的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情同手足。然而,在一场风筝比赛后,发生了一件悲惨的事,令阿米尔感到自责和痛苦,他在矛盾与挣扎中违背了自己的心逼走了哈桑。不久,阿米尔因为阿富汗国内政权的变动跟随父亲逃往美国。生活在美国的阿米尔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并成家立业,但他始终无法忘记自己对哈桑的背叛。为了赎罪,他再次踏上久违二十多年的故乡,希望能找到哈桑的儿子索拉博为不幸的好友尽最后一点心力,却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此时阿米尔再度面临同儿时一样难以抉择的境地。

  作者卡勒德·胡赛尼的行文有令人惊羡的渗透力,近乎残酷却又毫不哗众取宠。前半部分,作者如同故事一般将阿米尔的童年生活娓娓道来,哈桑对阿米尔的忠诚对两人友谊的珍视,心甘情愿地服侍阿米尔,耐心听他讲学校里的事……这些都向读者展现出阿富汗所不为人知的的温馨与闲适。故事最后,阿米尔救回了索拉博,可此时的索拉博却因精神上的伤痛至以失去感情,唯有说起风筝——那哈桑和艾米尔童年最喜欢的玩物时,他才会不知觉的笑起来……其实,《追风筝的人》讲述的也许就是所有人都体会过的人生经历:梦想、羞耻、后悔、爱情、友谊、宽宥、赎罪……理想与憧憬、挣扎与无奈,而这种无奈与挣扎,几乎要让人甘心接受命运的摆布。我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希望,希望它能圆满,但却始终不能逃脱现实的羁绊和桎梏。阿米尔如此,哈桑如此,索拉博也如此,甚至连作者与读者,也不能免于这种矛盾。

  读这部小说的时候,武汉已经封城,朋友圈、微信群都是关于疫情的消息,身边的人谈“疫”色变,紧张的似乎空气中都弥漫着病毒。年初六,单位号召志愿者参加悦来防疫工作。起先,因为对新冠肺炎病毒了解不够,更是顾及家中小孩,我没有及时主动报名。后来看到身边领导抢挑重担、同事义无反顾,我再也按捺不住,主动向组织报名加入志愿者队伍,与祖国共渡难关。当我如愿穿上防护服、戴上口罩辗转悦来、三厂、南通火车站、飞机场参加防疫工作时,我愧疚的内心才稍稍安静下来。诚然,和白衣执甲、逆行出征的武汉一线抗疫人员相比,在后方的我实在太微不足道。

  “一个不能为自己挺身而出的孩子,长大后只能是个懦夫”这是《追风筝的人》中让我印象最深的的一句话。防疫期间,我早出晚归,有时睡在单位,有时睡在乡下,不能陪伴在妻儿身边。“战争不会使高尚的情操消失,人们甚至比和平时期更需要它”,作为父亲,阿米尔父亲用实际行动教会了阿米尔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正直。而我也在给儿子塑造一个志愿者的榜样,这正是和平年代孩子们所缺失的言传身教,我为我及时转变而感到庆幸。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每一个在疫情中逝去的生命都是家庭之殇,更是城市铭心之痛。但疫情不会使爱和勇气消失,更不能阻挡“逆行者”坚定的脚步。新冠肺炎抗击战就是一场战争,在危难时刻,医者、政者、兵者,扛鼎逆行勇战矣!商客、名家、百姓、仁义者,能者竭力,万民同心!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国家高度重视,党员干部坚守初心与使命,人民子弟兵闻令而动,人与人之间相互支持和鼓励,真诚的祝福和关怀,才会让人觉得人世温暖,同舟共济。

  闭上眼睛,那蔚蓝的天空,彷佛飘荡着五颜六色的风筝。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只属于自己的风筝。风筝不仅仅代表追风筝人的荣耀,也同时象征着哈桑对阿米尔的忠诚,也是阿米尔人格中曾经失去但又不可缺少的部分,只有找到,他才能成为一个健全的人。而勇于奉献、忠于职守则是我时刻需要拽紧的那只风筝。正如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不仅让阿米尔毕生难以忘怀,也让特殊时期的我感动至深——祖国,我爱你,愿为你千千万万遍。(海门检察院 管军军)

  编辑:孙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