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人大代表风采】吴元新:让蓝印花布走进千家万户
2022-12-20 09:15:00  来源:通检宣  作者:通检宣

  吴元新

  江苏省人大代表

  南通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

  研究院院长

  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馆长

  身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多年来,吴元新辗转全国各地,收集来近6万多件明清以来的蓝印花布实物遗存。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国家级非遗蓝白之美,能在百姓日常生活中重新活态传承。

  蓝印花布是他人生关口的“那束光”

  吴元新和蓝印花布打了一辈子交道了。从小开始,奶奶纺纱、母亲织布、父亲染色的画面,就是吴元新记忆里最深的底色。

  1976年,吴元新初中毕业时,当地组织了一批原来从事印染的小业主,建立了一个蓝印花布的印染作坊,一边帮老百姓染布,一边做一些出口外贸的产品。

  在家庭的耳濡目染下,十六七岁的吴元新第一个报名进入了印染作坊,从此和蓝印花布结下不解之缘。

  之后许多年,每到人生选择的关口,他始终站在蓝印花布这边。1996年,吴元新耗尽几乎全部家产,在南通一家公园内租下三间房子,办起了自己的“南通蓝印花布艺术馆”,在生存和艺术传承中找到了一条自己的路。

  2002年,南通市政府投资为吴元新在5A级景区濠河边新建了“蓝印花布博物馆”。2006年,鉴于吴元新在蓝印花布收藏、研究、传承、创新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吴元新被评为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和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吴元新深知,艺术馆也好、博物馆也好,只有做出现代人能够接受的新产品,才有存活的可能,才能得到真正的传承。如今,吴元新上至95岁的母亲、下至女儿女婿、小孙女,全家四代人传承着蓝印花布,这些年,在国家文旅部及各级文化部门的支持下,在南通大学培养了全国400多名蓝印花布传承人群,创新的作品多次荣获国家级文艺奖项,出版了十多部蓝印花布专著,为非遗的传承和乡村振兴作出了贡献。他和家人、学生致力开发蓝印花布文创产品、生活用品,广受欢迎。

  文化传承需要司法保护

  作为一名省人大代表,吴元新一直关注传统文化发展。五年来吴元新提出了《建立江苏省非遗博物馆,用非遗精品展示文化之美》《进一步推进博物馆对青少年的教育功能的建议》《关于提高乡土人才待遇的建议》《关于推进非遗进校园,全面提升学生文化素质》等众多议案。

  吴元新先后创新了蓝印花布五大系列产品,产品出口海内外,蓝印花布事业越做越大,一些“蹭热度”的侵权行为让他很是头疼,司法机关作用发挥尤为重要。吴元新认为,检察机关都对他的蓝印花布非遗知识产权保护很重视,2018年江苏省检察院刘华检察长专程拜访吴元新,听取他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意见建议;2019年,江苏省两会期间,吴元新与省人大代表、时任南通市检察院检察长俞昕水联合提出《关于加强对南通蓝印花布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产权保护的建议》。会后,南通市检察机关围绕该建议的办理,积极开展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当年提起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公诉案件56件132人,并建立完善公检法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加强衔接,形成打击合力。

  2021年12月31日,江苏省检察工作通报会在南通召开。10名全国、省人大代表应邀出席会议,吴元新是其中之一。会上,省检察院王方林副检察长通报了2021年全省检察工作,南通市检察院恽爱民检察长介绍了南通检察特色亮点工作。吴元新认为,检察机关办理文物和非遗保护方面的公益诉讼案件很多,保护力度越来越大。他建议检察机关出台细则,明确非遗知识产权保护范畴及认定标准等,加大宣传力度,推动非遗文化可持续传承与发展。

  上下联动,目标一致。作为蓝印花布博物馆的所在地检察机关,崇川区检察院对本地传统文化保护一直很“上心”。2022年12月,南通市崇川区检察院检察长孙亚冒雨拜访吴元新,详细了解蓝印花布当前知识产权保护中的痛点和难点,提出检察方案。交谈中,吴元新希望,今后检察机关等法治部门继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让非遗传承人能够在知识产权保护的环境下安心创作,不断创新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作出自己的贡献。孙亚表示,将履行好检察公益诉讼职能,借助本院专业化团队,持续给本地传统文化产业提供司法保障。

  编辑: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