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1典型1优秀!南通检察在全省“检察为民办实事”案例评选中斩获佳绩
2024-01-11 09:16:00  来源:通检宣  作者:通检宣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展现检察机关为民办实事工作实绩,江苏省检察院宣传教育处开展了全省检察机关“检察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评选活动。经过层层筛选,南通市检察院报送的2个案例分别获评“十大典型案例”和“十大优秀案例”。

  全省检察机关

  “检察为民办实事”十大典型案例

  妻子残疾,丈夫揣着重残补贴玩失踪

  ——崔某某与杨某某返还财产及扶养纠纷支持起诉案

  【基本情况】

  2010年3月10日,崔某某与杨某某登记结婚。2014年5月30日,崔某某被鉴定为精神二级残疾。当地村委会为其办理农村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以下简称重残补贴),每月可领取600余元。2016年杨某某外出打工,并将崔某某用于领取重残补贴的存折带走,后杳无音信。2018年至2022年底,崔某某因病情加重住院治疗,住院费用由当地村委会垫付。2023年3月,崔某某的父亲向海安市检察院申请支持起诉,要求杨某某返还侵占的重残补贴,并支付经济补偿金。

  【检察履职】

  (一)开展走访调查,作出民事支持起诉决定。2023年3月,海安市检察院受理该案,通过询问村干部、主治医生及周边邻居,调取重残补贴的存取明细,查明自2016年12月至2022年7月,杨某某以崔某某名义取走44730元重残补贴,且在崔某某住院期间从未探望,也未支付医疗费,在长达6年时间里未履行对崔某某的扶养义务。崔某某因无法独立生活,出院后一直与其父亲、奶奶共同生活。海安市检察院认为,重残补贴具有人身专属性,属于夫妻一方个人的财产,根据法律规定应当予以返还,决定对崔某某要求返还财产及支付赔偿金一案支持起诉。

  (二)联合多方力量,寻求纾困解难最优解。海安市检察院与公安、法院多次会商,由公安机关查找杨某某下落,检法建立快速办案“绿色通道”。鉴于崔某某一家生活极其困难,海安市检察院经审查认为,崔某某符合国家司法救助规定的情形,也符合最高检、全国妇联“关注困难妇女群体,加强专项司法救助”活动中重点人群的救助条件,迅速启动司法救助程序,为其申请司法救助金1万元。同时联合妇联、法律援助中心、属地镇政府等,构建社会救助、心理疏导、结对帮扶等多元化救助格局,合力纾解崔某某困境。

  检察官为崔某某现场办理司法救助申请

  (三)开展双向疏导,定纷止争促成民事和解。2023年9月,根据公安机关的信息反馈,海安市检察院掌握杨某某的工作单位和暂住地后,立即告知法院。法院随即组织双方开展诉前调解,检察院、妇联、村委会共同参与。经充分释法说理,双方就离婚、返还重残补贴和支付经济补偿等事项达成调解协议。杨某某同意返还重残补贴44730元,给付经济补偿15270元,自2023年10月起每月给付1200元,直至付清为止。同日,法院作出民事调解书,对调解协议予以确认。

  (四)强化诉源治理,推动特殊群体保障长效长治。为推动个案办理向类案系统治理,进一步解决深层次社会问题,海安市检察院走访调研多个乡镇,发现相关部门未开展重残补贴定期复核,存在管理漏洞,故制发检察建议,推动全市开展对残疾人领域“户户到、人人访”大排查专项行动,健全残疾人两项补贴精准管理机制,让残疾人保障政策落到实处。同时,海安市检察院还与法院、司法局、妇联等单位,会签《建立民事支持起诉协作机制的意见》,建立健全信息共享、线索移送、联动会商等机制,汇聚维护特殊群体合法权益合力。

  【典型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检察机关办理涉残疾人、妇女权益保障支持起诉案件,通过支持起诉、民事和解、司法救助等多元方式,综合履职,切实维护残疾妇女合法权益。聚焦诉源治理,加强与法院、民政、妇联、属地镇政府等协作配合,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优势,共同关爱、扶助残疾人、妇女等特殊群体,保障其平等、充分地参与社会生活,促进合法权益的享有和实现。

  全省检察机关

  “检察为民办实事”十大优秀案例

  督促保护张謇文化遗存行政公益诉讼案

  【基本情况】

  启秀别业是张謇之子张孝若当年的办公场所,也是近代南通最具代表性的别墅建筑和工业遗产,并被列为南通市文保单位,其东墙被一处违章建筑的金属横梁穿透,文物本体受到严重破坏。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部分承载着南通人民城市记忆的张謇文化遗存被破坏或拆除,对广大市民的精神情感造成较大伤害。

  【检察履职】

  (一)调查核实。2022年初,崇川区检察院收到来自“益心为公”志愿者的提报线索,就启秀别业被破坏的情况以行政公益诉讼立案,并通过实地勘查、无人机取证、调取文物档案、走访周边居民等方式开展公益调查。查明该处违章建筑已存续至少30余年,热心群众多次投诉该处违建,但都没有彻底解决,且违建面积有增多的趋势,给启秀别业本体持续造成破坏。2020年4月,崇川区城管局接到群众举报后作出拆违的行政处罚决定,但相关当事人一直未自行拆除,有关部门也未采取强拆措施启秀别业修缮维护工作再次陷入困局。

  (二)推动修缮。2022年7月15日,崇川区检察院邀请文物专家、有关行政机关和热心群众召开圆桌研讨会,在理清工作职责的基础上向行政机关和属地街道制发检察建议,促请继续执行行政处罚决定书,落实文物安全管理责任。在检察机关充分释法说理后,当事人最终同意拆除。10月,有关部门拆除违建。同时,崇川区检察院推动崇川区文旅局、城管局、属地街道成立联合修缮专组,制定修缮方案,对启秀别业东墙受损部位进行填充加固,同时对其他部位一并进行风貌恢复。目前,启秀别业已被开辟为艺术培训场所,得到有效保护利用,获得周边群众肯定。

  (三)以点带面。崇川区检察院经调查问卷和查阅12345平台,发现由于张謇文化遗存点多、面广、分散、存在监管漏洞等问题,很多寄托着广大南通市民情怀的遗存点位被损坏或拆除,破坏了人民群众内心的城市记忆,伤害了其文化情感。2023年4月,为系统全面保护好张謇文化遗存,该院搭建“张謇文物和文化遗存检察保护一张图”,根据张謇生平活动轨迹,跨南通大市标注90处文化遗存点位,并按照保护紧迫程度,以红黄蓝绿四色码将多方归集的线索进行标识,形成南通全域动态保护网。该做法经推广,全市检察机关组建保护联盟,办理11件案件,推动4处文化遗存确定为一般不可移动文物,1处升格为市级文保单位,落实修复费用1300余万元,群众反馈的问题得到及时回应解决。

  “张謇文物和文化遗存检察保护一张图”软件

  (四)形成机制。崇川区检察院积极对接张謇企业家学院,会同张謇研究中心和文旅、城管、住建等部门,建立线索移送反馈、专业协作调查、联动开展宣传等5项协作配合机制。通过办理类案,推动文物主管部门出台《文物安全事故排查整治实施方案》,有关建议被吸纳入《主城区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行动方案(2023-2025年)》,构建守护张謇文化遗存长效机制。

  【典型意义】

  张謇文化遗存承载了近代南通的城市记忆,是留给后人不可替代的宝贵文化资源,但部分点位没有得到系统规范的保护,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挥之不去的“痛”。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习近平总书记在南通考察期间指出,张謇是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并且也强调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检察机关围绕热心群众举报的真实线索,通过办理“硬骨头”个案推动整体类案处置,创新以数字化方式构建起系统、整体、动态保护网。充分发挥司法办案引领法治风尚的积极作用,联合文物、住建、城管、科研单位等形成保护合力,及时回应解决张謇文化遗存受损线索举报。推动地方政府出台规范性文件,形成长效治理机制,以检察之力助力守护广大市民的城市记忆,赓续南通历史文化根脉。获评2023江苏智慧法治创新年度入围案例,被最高检评为典型案例。

  编辑: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