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婚姻、家庭、未成年人等问题,南通检察的研究成果得到肯定
2023-03-31 09:14:00  来源:通检宣  作者:通检宣

  近日,南通市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召开妇女儿童权益保障研训班暨婚姻家庭法学研究工作会议,会上通报了2022年度优秀论文评审结果,全市共计18篇论文获奖,其中南通市检察机关报送的论文获得“大丰收”,共有5篇论文分获一、二等奖和优秀奖,是历年来论文评比中获奖篇数最多的一次。

  此次会议由南通市妇联和南通市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联合主办。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法学会副会长殷蓓,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张洪晖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

  获奖名单

  一等奖:

  《未成年人网络犯罪问题实证研究》(作者:南通市检察院 邵婧)

  《<江苏省反家庭暴力条例>中家庭暴力认定问题研究》(作者:崇川区检察院 刘俊杰、申恬,崇川区人民法院 刘玉蓉)

  二等奖:

  《涉罪未成年人帮教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以崇川区检察院“励志园”为例》(作者:崇川区检察院 李萍、吴旎妮、申恬、王燕)

  优秀奖:

  《疫情之下未成年人网络犯罪探析》(作者:启东市检察院 范海燕)

  《论检察机关在<家庭教育促进法>中职能作用》(作者:崇川区检察院 申恬、姚建东)

  随后,一等奖论文作者邵婧、刘俊杰应邀就论文主旨内容做大会交流发言。

  邵婧

  近年来,未成年网络犯罪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的占比日益增加,犯罪行为向虚拟网络空间异化和蔓延的趋势明显。

  论文以南通市未成年人检察条线近年来办理的若干网络犯罪案件为样本基础开展实证研究,从网络侵财类、网络黑客类、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漏洞类、网络性侵类、网络暴力类等五个维度开展类型化结构分析,归纳总结未成年人网络犯罪案件的总体特征,分析解读相关案件的证据审查和司法认定难点,并从重点打击网络黑灰产业链、加大净网力度、完善临界预防和再犯预防等三个方面对预防机制建设提出对策建议。

  论文对于办理未成年人网络犯罪案件、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教挽救和溯源治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

  刘俊杰

  党中央高度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多次强调“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江苏省反家庭暴力条例》彰显对家庭暴力“零容忍”的鲜明态度,为执法司法提供了地方性法规依据。论文研究了《江苏省反家庭暴力条例》实施背景下家庭暴力行为种类、适用范围、证明材料、证明标准等相关法律问题。论文指出,《江苏省反家庭暴力条例》中家庭暴力分为身体暴力、精神暴力、性暴力、经济控制等类型。办案中要综合考量空间、情感、经济等因素,依据《民法典》把握家庭成员范围,根据社会生活和公序良俗把握“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只要符合《民事诉讼法》规定并能揭示家庭暴力发生特点的各种证据,都可以作为家庭暴力的证明材料,避免对书证、鉴定意见的过度依赖。最后,论文认为,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中家庭暴力应采取“较大可能性”证明标准,并允许加害方反驳和提出反证。

  南通市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成立于2015年,2020年南通市检察院成为研究会会员单位,第八检察部主任徐瑾担任研究会副会长。近年来,全市未成年人检察条线在办理涉及婚姻家庭的相关案件中不断织密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网络,同时立足办案工作实际,结合当前法律实务中的特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课题化、项目化研究,以理论和实证研究助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提质增效。

  编辑: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