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战疫日志】海门:海检防疫突击队的24小时
2022-04-08 09:54:00  来源:通检宣  作者:通检宣

  清晨 5:30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虽清明已至,天气依然乍暖还寒。清晨五点,海门东部乡村仍沉浸在睡梦中,海检突击队员们早已整装待发,组长一声号令,精神抖擞地奔赴防控一线。“没想到这里的日出这么美啊!”,车里的两个年轻的小姑娘对美的事物总是这么敏感,我们透过车窗望去,只见一轮红日在地平线呼之欲出。隔了两三分钟,太阳就优雅地跳出了地平线,初升的太阳充满了希望,也让我们瞬间忘记了马上来临的“战斗”。

  清晨 5:50

  我们早早赶至国道G328启东、海门交界处卡口,换上“手术服”,戴上面罩、口罩、手套,和上一班的兄弟姐妹“换防”,组长详细询问上班工作情况及本班需要注意事项,队员们和社区干部、公安民警一起迅速投入“战斗”,希望我们并不强壮的臂膀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上午

  6:30—11:30

  短暂的宁静后,早起的卡车司机、贩卖海鲜的小贩、打工的村民……排起一队长龙,队员们在组长的指挥下,通过科学设置入口、前移查验、分段检测等方式,有效解决了大队车辆通行缓慢问题,过往车辆对队员们高效率的查验竖起大拇指。当然,期间也发生了众多暖心的小事,为滞留卡口的母女三人送上温暖的早餐、为疲惫的卡车司机送上一瓶矿泉水、给心大的大妈递上一个口罩……母女的千谢万谢、大卡车司机一声辛苦了、路过的武警官兵标准的军礼、看似桀骜的青年伸出窗外的大拇指……因忙于值勤,虽未能留下影像,但每一个温暖的举动早已印在彼此心中。

  下午

  12:00—18:00

  四月的天,孩子的脸。早晨裹得严严实实的羽绒服此刻早已换成了T恤,但依然挡不住太阳的直射。口罩里的湿气、面罩和眼镜片上的雾气、橡胶手套里的水气,无不考验着队员们的忍耐力。“请出示健康码、行程码”“请通行”“请靠边检查登记”,每个队员绷紧神经、仔细检查过往的每一部车辆、每一个行人。值勤期间,我们深知大卡车司机的艰辛,对大客车司机格外客气,一声“您好”,一个客气的“请”,拉近了我们与大卡车司机的距离,彼此的理解是最好的沟通。为提升效率和保护嗓子并行,队员们简单商量后便自创了“手势法”“电筒灯光法”。我们可以自创手势,但队伍中的两个小姑娘依然奔东奔西,要不停地给两码异常人员登记信息,她们真正是一线中的火线人员。

  时间过得真快,漫长的下午在不间断的工作状态下不知不觉到了“收工”时间,“友军”的到来让我们一刻不停的身体得以放松,队员们才发现有的喉咙嘶哑了、有的脖子晒成红色脱了皮、有的小腿酸胀的像木桩。不过这些都不算什么,早已饥肠辘辘的我们,简单的盒饭也能吃成山珍美味,普通的床铺也能睡成“养心殿”。次日,体恤的院领导来看望我们,给我们带来了遮阳帽,戴上帽子执勤,既挡风又遮阳。

  夜晚

  18:30—00:00

  见过东黄海清晨的日出,当然也不能错过傍晚的日落。利用过往车辆晚餐时间,我们难得休息会儿。乡下农村的夜空比城市清澈的多,月亮亮得皎洁、在城市看不见的星星都一个个在天上眨着眼睛。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乘此间隙给家人打个电话,跟稳定后方的妻子道一声辛苦,与多日不见的孩子说一声思念。

  深夜,由于视线不好的缘故,我们查验过往车辆“二码”的难度有所提升,每一辆车我们都要重复这个跨栏的动作,个高的同事还好,可怜了我的小短腿。

  半夜

  00:00—6:00

  零点不到,心疼我们的同事便来接班了。凛冽的春风里,他们坚定的眼神,继续传递着检察正能量。午夜时分,车流量明显变少了,空气中到处弥漫着冷空气,绿化带上用手一滑,满手的露水,大家不约而同穿上防寒的“大白”,可依然抵挡不住凉意。有的结伴跑起了步、有的凑在一起边跺着脚边窃窃私语、还有的安静地刷会儿手机。但只要远处灯光缓缓而来,队员们都会迅速回到岗位值守,大卡车刚停稳,四五个大白“一哄而上”,大卡车司机受宠若惊。

  寒鸦沐春露,晨光伴归人。当太阳再次从东海之滨缓缓升起,防疫队员的一天终于落下帷幕。回到住处,简单梳洗,钻进被窝美美睡上一觉。醒来时早已正午,透过房间玻璃,望见泥土里花儿正艳,小草正努力破土,河里的一艘小舟让我瞬间想起了“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是啊,倒春寒虽冷,但终归是抵挡不住浩浩春潮的。

  “我们要用‘检察蓝’筑牢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突击队出发前,院党组的军令犹在耳畔。我们承诺,只要疫情一日不退,我们将严防死守,不获全胜不收兵。

  致敬,抗疫一线的“检察蓝”!

  编辑: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