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崇川区检察院牢牢把握“公共利益代表”的使命担当,紧盯损害公共利益的突出问题,依法履职、狠抓办案,切实做好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法律守护者。一年来,共办理公益诉讼案件131件,办案规模、质效持续领跑。7件案例获评市级以上典型案例、精品案例,其中3件案例分别入选全国检察机关“为民办实事 破解老大难”展示案例、最高检《服务保障长江经济带发展白皮书》和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典型案例。在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5篇,完成市级课题2项。1人被评为全省检察机关“守正有为检察人”, 1人获得全市检察机关案例撰写标兵称号。
一、聚焦素能建设
以过硬本领迎接新的挑战
搭建专业化办案团队,形成“检察官+助理+法警+技术”的人员配置新格局,建立“培训+办案+研究”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编撰《检察公益诉讼法律法规汇编》《公益诉讼典型案事例》《“保护长江母亲河”公益诉讼专项行动典型案事例》等多部业务用书,加强理论与办案实践锻炼。聘请高校教授、行政机关业务骨干组建公益诉讼专家咨询委员会,助力公益诉讼快速甄别线索,精准研判案情。
二、聚焦重点领域
推进公益诉讼工作全面开展
紧扣“两山基地”
做好生态保护的“同行人”
用检察办案助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向政府部门移送追缴生态损害赔偿金54万余元,增殖放流鱼苗数十万尾。办理全省首例危害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案时,开展行政公益诉讼,督促拆除2800余口非法鳗鱼网。针对加油站非法售卖长江偷盗的成品油行为,推动三地7家行政机关加强长江内河运、收、销危化品全链条监管。与有关部门联合推动对外来入侵物种“加拿大一枝黄花”开展排查和除灭行动。
落实“四个最严”,
做好食药安全的“守望者”
开展“检察公益诉讼守护舌尖安全”专项行动,立案食品药品安全公益诉讼案件9件,追偿公益损害赔偿金95万余元。对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开展“十次百样”抽检活动,就发现的问题线索提示有关部门加强监管,共同守护“菜篮子”安全。推动查处以老年人为主要消费群体的保健食品虚假宣传案件,涉案金额4000余万元,帮助900多人挽回损失。
聚焦国家利益
做好国有财产的“守护员”
发现某企业为逃避罚款恶意注销公司,导致行政机关无法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遂监督撤销企业注销行为,推动165万元行政罚款顺利执行。对某公司非法占用公共绿化用地问题,推动相关职能部门督促违法用地单位自行拆除,腾退国有土地。对社区矫正人员违规多领养老金问题进行专项调查,依法促请主管部门追回12万余元。
破解“急难愁盼”
做好解决民生难题的“啄木鸟”
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生纱厂等张謇文化遗存保护情况开展“回头看”,以检察公益诉讼助力近代第一城赓续历史文脉。高度重视残疾人和老年人出行需求,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专项监督,就盲道侵占、缺失等问题,促请有关部门开展整治行动。围绕社区公共安全,推动有关部门及时整改消防通道不通畅、飞线充电、高层建筑楼梯间停放电动车等问题,筑牢小区“防火墙”。
三、聚焦协同共治
为公益诉讼检察持续注入动能
打通公益诉讼
与行政机关协作“脉络”
与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应急管理局等部门形成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与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共建“检源行”党建联盟,联合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开展烈士纪念设施巡检行动,在各街道聘请代表担任公益损害观察员和市民检察官,拓宽线索发现路径。
创设公益诉讼监督
与代表委员监督融合机制
代表建议、政协提案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的“双向衔接转化”工作机制初见成效。代表委员通过实地查看、圆桌研讨、公开听证等方式进行案前研判、案中跟踪、案后评估,全流程监督、参与公益诉讼案件办理。
铺平公益诉讼
与人民群众“同行”之路
对接“啄木鸟”等平台,跟进群众意见呼声,畅通12309电话热线、微信“随手拍”移动平台等公益诉讼线索举报渠道,制定奖励举报机制,激发公众参与公益诉讼的积极性,因群众提供线索并立案33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