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南通市检察院的正确领导和地方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如皋市检察院积极探索,稳步推进,高标准建成公益诉讼检察指挥中心。办理的1件案件入选全省检察听证工作新闻发布会唯一现场发布案例、全省检察机关第二期长江大保护公告案例。申报的1项课题获2021年度高检院课题立项。
省检察院刘华检察长、南通市委政法委姜永华书记等领导先后视察指挥中心,均予以充分肯定。工作做法被《检察日报》头版宣传报道,并被新华社等主流媒体转发。工作动态7次被如皋市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1、高点抢位,建设公益诉讼检察指挥中心
坚持传承发展
如皋临江而建、因水而兴,拥有48公里长江岸线,抓住贯彻落实长江大保护战略机遇,就是抓住了如皋检察特别是公益诉讼检察的发展先机。
历届党组始终重视生态环境检察保护工作,2013年全省率先建成环保检务站,2018年,检察主导,联合10家执法司法单位,探索成立县域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司法联动中心,形成了数据信息共享、治理对策共商的良好局面。
谋划迭代升级
今年1月,南通市检察院推动、省检察院决定将南通五地环境资源类案件集中如皋检察院管辖,案件体量的增加和工作格局的变化,需要有一个统筹、统一的指挥系统。
“十五检”会议张军检察长提出的积极推进公益诉讼检察指挥中心建设要求为如皋检察院带来契机,在市检察院直接指导和如皋市委支持下,经过紧张建设、调试,公益诉讼检察指挥中心于3月12日全省率先挂牌成立,初步形成集约化、规范化、信息化、精准化的公益诉讼检察局面。
务实高效建设
以实用性为目标,建成的指挥系统由6个实时监督平台、2个视讯系统组成,汇集了如皋市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数据,长江干支流非法采矿、非法捕捞实时监控、基本农田保护实时监控、化工园区废气废水危化品实时监测、重点企业污染源排放值实时监测、行政监管执法处罚等6类信息数据30余万条;视讯系统纵横连通,实现了检察内部四级连线,“检格”与“网格”深度融合。
2、深化运用,打开公益诉讼检察新的局面
用数据破解线索来源问题
中心建成后,庞大的数据体系为公益诉讼案件线索来源提供了广阔源泉。运行5个多月来,通过系统运用,共筛查、捕获公益损害问题及诉讼线索58条,远程指挥指引办案31场次,行政公益诉讼立案28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23件;办理民事公益诉讼4件。
用系统推动全要素办案
六大实时监督平台覆盖了水林土气等环境资源领域及行政监管履职等领域,通过系统整合,推动平台间的物理组合产生公益诉讼立体监督的化学反应。
今年3月,中心在对大数据系统进行日常检索时,通过国土资源基本农田高空瞭望监控,发现一幅露天焚烧垃圾的即时画面后,及时发出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延伸办案效果,通过数据归纳分析研判,上报类型化问题调研报告4份,为地方党委政府贡献社会治理检察方案。
用技术提升办案质效
六大实时监督平台庞大的视频资源无法让人工筛查做到全时段、全领域筛查,为尽量保证监督不流于形式,公益诉讼部门与技术部门联合攻坚,自主研发了实时监控、监测审查抽帧技术,某区域24小时的实时监控画面一个小时即可快速审查过滤完毕,确保不遗漏监督情形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全时段监督提供了可能。
依托检网融治工作机制,运用指挥系统,实现检察官线上指挥,网格员现场核实,有效节省了办案资源。
3、积极拓展,服务构建江海公益诉讼检察保护网
一体化保护
融入市域治理大局,发挥中心协调指挥作用,联动相关职能部门,合力解决地方党委政府难点堵点问题。
针对制约经济高效发展的闲置土地、低效土地问题,先后对5个乡镇23幅处于长期闲置的出让土地开展摸排调查,建议相关职能单位依法处置并追究违约责任;发挥民事公益诉讼职能,助力如皋港化工园区清退存在环境污染和安全风险的部分企业,既推动低效企业退出园区,又为重大项目落户扫清障碍;创新推出生态公益检察领域“检察长+行政机关局长+企业董事长”“三长联动”保护机制,在办理某港务集团污染环境、侵害饮用水安全一案中,坚持一案双查,督促行政监管部门履行监管职责,推动涉案企业履行修复义务,完成30亩生态“公益林”实施替代性修复。
区域化联动
针对南通如皋、通州和苏州张家港、泰州靖江四地所处长江下游重要黄金水道这一特殊地域,在中心主导下,4月25日,四地检察机关在如皋市长江镇,现场会签《关于建立如皋、张家港、靖江三地“长江大保护”公益诉讼检察协作共建机制的实施意见》《关于建立长青沙岛、开沙岛公益诉讼检察一体化协作机制的实施意见》,统一执法尺度标准,破解行政区划结合部公益保护执法监管“真空”及“因果异地”等难题,强化信息互通共享、线索及时移送等工作,推动长江流域生态修复整体化建设。
融合化拓展
深化“大长江、古城河”生态文化公益保护,让公益诉讼检察指挥中心与如皋市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如皋市执法司法联动中心主动对接融合,发挥检察主导,助力案件攻坚。今年6月,针对群众向行政部门举报不断、问题久拖不决的古城河边某餐饮酒店长期偷排餐厨污水、污染周边环境问题,中心牵头组织行政监管部门,展开联合调查,现场采样检测,发出行政公益诉前检察建议督促清污修复,让古城河重新清澈起来。
下一步,如皋检察院将主攻以下三个方向:
一是培育精英化、专家型公益诉讼办案团队。
利用环资刑事案件、行政公益诉讼起诉两项集中管辖优势,不断提升团队整体办案能力,在重点课题攻坚、疑难案件处理等方面培育更高层次的优秀办案团队和检察官。
二是为构建江海生态公益保护网贡献如皋智慧。
依托南通市域区位特点,在落实长江大保护战略部署中,依托公益诉讼检察指挥中心,推动解决跨区域联动难、尺度不一等难题,推动行政主管部门之间联动难、执法机关联手难等系列问题解决,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三是努力形成可复制可借鉴的司法办案经验。
积极发挥 “富矿资源优势、典型案例库源优势、指导性案例产地优势”,努力形成公益诉讼案例多点开花的局面,为全省检察机关、为基层市域治理,总结探索更为先进的生态保护理念、更加科学的办案机制、更多有效的治理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