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与朋友小聚,吃的是烤鱼,菜品火候尚可,只是味道稍显寡淡。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妈妈的一道拿手菜——“德归熬鱼”。德归,是妈妈的老家,文安治下的一个小镇。由于我外出求学、工作多年,很少有机会品尝到那浓浓的乡愁,那熬鱼的细节也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比较咸,味道醇厚,配上“贴饼子”“粘卷子”,能让人忘记烦恼,只顾着下筷子。
这道菜只是中国味道中的沧海一粟,但我们亦可据此对中国文化管窥蠡测。德归,是个地名,我们先把属地抛开,只看这两个字。最先想到的,是柳宗元的一首诗——《战武牢》,其中最后一句,是“归有德,唯先觉”。意为,天下终归属于有德之士,先觉贤才引领后辈继往开来。有德归之,归于有德。不管这个镇小大贫富,单以其名论,便很容易对当地的人、当地的事抱有期待了。
镇如此,县亦如此。文安,写起来简简单单,读起来平平淡淡。但以之为线索,便可联想到一句老话——“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用以形容文武双全、治国安邦的贤才。稍加提炼,便同样可得“武定”。上网一查,便可知道,武定也是一个地名,在云南省。河朔之内,以文安之,南疆边土,以武定之。两地相隔千里,但为地命名时,应有共情。
仅以此几例,并不足以概全,但由此可见,同胞在做人做事上是有板眼、讲章法的。为人、事、物命名时,或许都包含着某一时空上的情景刻画、某种涵义上的审视思考,以及某种情怀上的美好寄托。
现代汉语中,“熬”字,一声三声这两个发音,但在我的乡音中,用在此处,是念“nao”(一声)的。这个“n”加上去,可能有人会觉得太“土”了,但我感觉鱼更香、汤更浓了。从音韵学上看,大概是“ao”这个开口呼的韵母,加了“n”这个舌上音做声母之后,力度和语气都加强了。
而除音韵外,“熬鱼”两字,在字形上也很有意思。汉字的造字方式有六种,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熬”字便为形声字,从“敖”,从“火”。从字形上看,其本意为“在火苗上方隔空加热”。从字义上看,又与“煎”“煮”等具有类似结构的字有所区分。而“鱼”字则为象形字,最初的“鱼”字,头、身、尾、鳞、鳍齐备,后来慢慢演化为如今的样子。有意思的是,“鱼”之前也是“灬”字底。但“熬”字的“灬”,是“火”字的演化,而“鱼”字的“灬”,却是鱼鳍、鱼尾的简化。
以“德归熬鱼”援引诗义、联想字形、分辨音韵,我们引出了很多知识。将其细细分辨,则模糊对应着训诂、文字、音韵三门学科。在古代,这三门学科合称为“小学”,相较于经传,只是“难登大雅之堂”的基础课程,然而它的核心在于以人为本,物以致用。“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只有放下偏见,细细品尝平凡日常中的文化“味道”,才能让我们放下盲目的文化空谈,继而深入学习蕴养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