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乡俗是一杯老酒
2021-01-28 14:49:00  来源:通检宣  作者:通检宣

  今日雨水,意味着严寒的冬季就要过去,冰封的大地将接受雨露的滋润。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描写的就是春雨贵如油,大地在春雨的滋润下,将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春节后又一个团圆节日,在我们通东地区十分重视。

  昨晚,老泰山说今晚元宵节全家人一起吃饭,他说他要做几个拿手菜给大家尝尝,老人有心,也是我们儿女的福分。

  元宵节虽不像春节有这么多的规矩,但赏灯、猜灯谜、拖兔灯、放草火等活动还是有的。

  前几年,女儿每到元宵节都会要求我们给她买一个兔灯玩玩,今年她没有提及,我们也就没有主动,所以节日氛围是从我们开始随意渐渐淡化的。

  好在学校比较重视开学后的第一个节日,要求小朋友们自带材料,老师教灯笼的制作并猜灯谜。妻子将往年多下来的红包壳和红纸给女儿带了去学校,女儿还自己DIY小猪头饰一个,元宵节仅存的仪式感瞬间被引燃了。

  看着女儿做头饰时一丝不苟的样子,我想她的内心一定是愉悦的。她翻找了很多图片,看哪幅更卡通,哪幅更能渲染节日气氛。对照着选定的图片,小心翼翼的画着,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加上自己的思考,并涂上了绚丽的颜色,让整个小猪充满了喜庆感。她怕自己剪不好,还邀请妻子帮她裁剪。妻子将女儿画的画贴在硬纸板上,按照轮廓进行裁剪,最后再贴在头箍上,女儿爱不释手,嘴里还念叨着“可爱的猪猪头饰”。

  看着她,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时光,光阴不同,快乐各异。她也好,我也罢,童年一定是开心快乐的。她正在经历着,感悟着,我只能靠回忆,斑驳的记忆中,点滴快乐总会让人嘴角上扬。

  小时候,我们会拖着自制的兔灯欢度元宵。记得我们家有一个兔灯,记不得是从哪里来的。印象中底座是木条,还有四个小轮子,边框是竹片,外面是用彩色纸糊成的。兔头由剪纸和画像结合组成,可谓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兔灯很逼真,不像现在市面上卖的那种,有着特有的厚重感和年代感。元宵节的晚上,大人们会在兔灯肚里点上一支蜡烛,小孩拉着兔灯兴奋的奔跑在乡村的泥土路上。由于跑得快,兔灯在颠簸的路上来回摆动,还翻着跟斗,回来时蜡烛一定是灭了的,还遍体鳞伤,到处都是洞眼。

  母亲拿着受伤的兔灯请人再糊一下,留着下一年再用,就这样一年又一年,兔灯模糊了记忆,增长了年岁。

  还有印象深刻的就是放草火(照田财)。

  放草火是通东地区农村的古老习俗,又名照田财(招财)。正月十五那天,大人们用芦苇、稻草混合扎成细长的草把子,再在上面加点煤油。草把子一般做两三个,确保大人小孩人手一个。晚饭前,等天色渐暗,男主人带着小孩们一起,点燃草把子,在自家田里狂奔,边跑边来回舞动手中的火把,直到火把燃尽,实际上是用火来给田禾驱虫害,也有讨吉利的意思。

  我也放过草火,点燃火把的刹那,心情被引爆到极点,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直奔了出去,母亲总是在后面喊着慢点慢点,生怕我摔倒。初春的田里,泥土开始解冻,看上去平整,踩上去实则泥泞,由于跑得快,鞋子被粘在泥土中,要么一个踉跄,要么一个跟斗,但火把还死死的拽在手中。我生怕手中的火把灭了,飞快的奔跑着,跑得越快,火就越大,看着跳跃的火苗,再看看脚底下绿油油的麦苗,别提有多开心。毕竟一年才有这么一次机会,所以还有点期待。

  回想起来已有多年未放过草火,心中那份期待还在继续。现在城里工作,如果不是周末的话,正月十五一般不回乡下,所以只能在朋友圈里看看别人放草火的视频,丰满自己的记忆。我一直想着什么时候带着女儿放草火,让她也感受一下我小时候的那份童趣。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同是通东,各地的乡俗也有差别,但核心只有一个,就是祈求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幸福平安。不管什么形式,都给我们小时候留下了难忘的回忆。

  乡俗是一杯老酒,越放越醇,什么时候想起来了,慢慢得品上一口,让甘甜沁入心田。

  编辑:孙晓  

上下篇导读

 · 归家的路
 · 一个自然人
 · 党旗下的接力
 · “大妈”的丝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