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大妈”的丝巾
2021-01-14 15:09:00  来源:通检宣  作者:通检宣

  “将广场舞跳遍世界的努力遭诟病后,大妈改用七彩丝巾舞动世界了。”一到青海茶卡盐湖,这感觉愈发强烈。夏日的茶卡,成了露天丝巾博览会,丝巾旗帜般招展,乱花迷眼。

  一方丝巾加入“大妈”行列,就像水到了沸点,便将“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折腾出了境界。丝的、绸的、纱的,可围脖、披肩、裹头,可防晒、塑形、挡风沙,“大妈”们对丝巾的运用之妙远不止这些。她们只要祭出丝巾,便幻化万千风情,惊艳了朋友圈。除丝巾,还少不了辅助道具,如用墨镜耍个酷,用宽檐帽戴出度假风,用油纸伞撑起古典美……当然,必杀技还得靠构图和美颜。

  “大妈”们研究造型、琢磨构图美颜,只为拥有堪称教科书级的个人影集。从草原到沙漠,从天空到海底,有风景处皆有“大妈”。摇树下一场花瓣雨,扫地刮一阵黄叶风,那方丝巾则像画龙点睛的钤章,让诗情画意呼之欲出。

  除了风景名胜,世界还那么大,“大妈”都想去看看。从核酸、超导、石墨烯,到量子、纳米、基因,她们是新科技的最坚定拥趸者,哪怕一箱箱难辨真伪的天价产品早已将床底塞满。从基金、黄金、股市、汇市、楼市,到P2P理财、虚拟货币、邮币卡、区块链,她们是快速造富运动的最痴迷拥抱者,再高深玄奥的经济理论,都挡不住“大妈”的丝巾“一枝红杏出墙来”。尽管群体涌入被业界视作“见顶”信号,可“大妈”怕被套被收割,更怕错过便是一生。

  读懂“大妈”,才能更好地读懂行进中的中国。可是,“大妈”不是那么好读懂的。只要被贴上“大妈”标签,一切仿佛就变得好笑起来。茶卡盐湖,在“大妈”没出现之前,是秘境;“大妈”蜂拥而至后,就成了流觞。吐槽“大妈”审美风格清奇迥异,针砭“大妈”行为模式特立独行……剖析“大妈”,拿她们开涮,成了自媒体屡试不爽的流量利器,也仿佛检验时尚品位是否纯正的“试金石”。

  “大妈”的丝巾固有扎眼处,但何以至此呢?“中国大妈”概念化的“脸谱”下,是无数真实具体的一个时代的中国女性的喜怒哀乐,她们中有我们的母亲姐妹、至亲好友,她们只是先“大妈”了,而我们也正朝着成为“大妈”的方向迈进。

  一群“大妈”下到湖中摆舞蹈造型,请我拍照。水天一色,如梦如幻,以天空之镜为舞台,没有比丝巾更好的道具,无论从哪个角度扬起,都宛若点燃天光云影的火焰。看见穿行在茶卡盐湖上的小火车,飘扬的丝巾让火车成了一辆彩车,宛若刚从百花深处驶出。我恍然意识到,这个世界若没了丝巾的嘈杂斑斓,该多么的乏味?

  去聆听,去读懂“大妈”,便能从另一个角度解读:一条丝巾承载了太多!那纵情飘扬,是“大妈”们被压抑的青春的释放,那轻飘飘之下,满是“大妈”们沉甸甸的自我。养大了孩子,又捎带着养大孩子的孩子,习惯劳碌的“大妈”,一闲下反倒觉得空荡荡,找不到自己了。于是,她们希图摆脱油腻的包浆,从此就变得像个对世界充满探究兴趣的孩子。那丝巾高扬的,是害怕被漠视的求关注。

  “大妈”好扎堆,无论买理财、听讲座,还是健身、旅游,都是组团模式的坚定捍卫者。组团的面具下,是她们深深且真实的寂寞。“大妈”聚众喧哗常惹非议,可那何尝不能诠释成“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传统呢?她们以为别人也可以分享自己的激情与快乐。

  “大妈”对潮流的狂热,源于对落伍的恐惧。循规蹈矩一辈子,等到被称作“大妈”,就该像放开了“小脚”般大步向前。于是,她们勇往无前,争先恐后追赶时尚潮流。这些“女哥伦布”,用科学家的求知欲望和探险家的冒险精神,席卷一切未知领域,横扫一切新鲜事物。当90、00 后忙着流行“丧文化”,“大妈”却对“炫”一点、“燃”一点情有独钟。

  “大妈”一上镜,年轻人就等着看笑话。可人到中老年不晒,如锦衣夜行。于是,面对镜头,“大妈”从指头到脚尖都特别有戏,戏剧张力简直要爆棚。她们尤其擅长肢体语言,“闻鸡起舞”“金鸡独立”“孔雀开屏”……惊为天人的造型,简直挑战瑜珈和体操的难度系数。她们觉得,唯有如此,方能表达她们对当下幸福生活的歌颂,对大好河山的赞美。

  “大妈”进阶不易。偏有好事者,还总不忘预言“有下一个坑”在等着努力自我提升的“大妈”。可“大妈”从来都愈挫愈勇,从来都有勇气和信心拥抱下一轮浪潮。别怪她们美丑不分,我们何时给了她们一双审美的眼睛?

  编辑:孙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