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不废江河万古流 ——读《万古江河》
2020-10-30 11:02:00  来源:通检宣  作者:通检宣

  

  湖南人民出版社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中华民族要走向伟大复兴,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与运用。从中华文化数千年的历史流变中,我们能够更好看清世界、参透生活,更好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引用辛弃疾的“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勉励新时代青年要真正搞懂面临的时代课题,深刻把握世界发展走向,认清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乘新时代春风,在祖国的万里长空放飞青春梦想,实现使命担当。这无疑需要与时代偕行,同历史对话。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的《万古江河》以历史的恢弘叙事、世界的宏大格局为我们感悟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探寻中华文明延续千年的精神血脉提供了珍贵历史读本。

  历史叙事中的中国

  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历史,在源远流长的历史演进中,从老庄、孔孟、李杜、苏辛到“鲁郭茅巴老曹”,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从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置身伟大的新时代,怎样看待中华民族强大的文化创造伟力,理解把握中华民族深沉的历史禀赋、鲜明的历史特点、深厚的民族精神,以德服人、以文化人的文脉肌理,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历史留给后人的深沉考问,也是时代发展呈现在当代人面前的崭新答卷。

  怎样回答好这一历史考问与时代答卷,最大限度地考验着当代中华儿女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深刻认知与创新运用。恰如《万古江河》序言所言:“在数千年的中国文化历史长河中,我所看到的十分有限,正如渚岸望江,有时看到波涛汹涌,有时看到平川缓流,终究只是一时一地的片段。”面对数千年历史流变的中华文化,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成一家之言,何其艰难!但是《万古江河》至少从两个维度为读者呈现了中华文化的宏大历史叙事。

  从历史深处走来的中国。通过这一维度,著者力图诠释孕育中国文化的自然地理,即历史考察古代以前的中国。正如著者所言,在“中国”这一观念尚未形成以前,人类就已经在中国这块大地上活动了。从旧石器时代的茹毛饮血,到渐渐懂得栽种、畜牧、生产食物,再到开始群居,“在中国这个巨大的舞台上,各个角落的演员们以各自的声音唱出多变的旋律,有牧人的胡笳,猎夫的号角,高地的芦笙,船夫竞渡的鼓声,田间低沉的中音,山上高亢的唱腔,有时夹着狂风暴雨与浪涛,有时则伴随着江南的和风细雨或山地的松涛瀑布,诸音杂陈”,发展出多样的地区文化,经过分分合合,这些地区文化逐渐聚合为几个主要的文化系统,仿佛“最复杂、最丰富的交响乐”,形成了以后中国文明建构的重要基础。而这一交响乐还只是这一地区“人间喜剧”的一幕,且这一幕也已演出了一万年之久。进入青铜时代,由商到周后,华夏文明体系逐渐明朗成形,儒家和道家思想互相交流影响,迎来了中国文化的黎明。

  处于历史变局中的中国。从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到隋唐佛学、儒释道合流、宋明理学,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经历了漫长的思想繁荣时期,铸就了辉煌不朽的中华文明,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资源。然而,近代以降,随着列强入侵和国门被打开,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知识也随之涌入。自那时以后,中华民族经历了最为刻骨铭心的惨痛历史,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经历了空前罕见的剧烈变革阵痛。《万古江河》通过如此阐释“最近一个半世纪的中国,在西潮冲击下蹒跚颠簸。中国人也因之对于自己的文化传承,由怀疑而至扬弃。中国文化几乎有可能在地球上消失”,将这一历史变局称之为中华文化的“百年蹒跚”。可以说,历史转折中的中华文化正是以这种在苦难中开新的方式走向现代的。

  世界格局中的中国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整个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可以说,从古及今,中国不仅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亚洲之中国,更是世界之中国。因此,考察中华万古江河,不单单有历史叙事的维度,更有世界格局的维度。

  中国之中国。从《万古江河》的叙事逻辑看,这一视域旨在考察穿越了中国文化黎明之后的中国。在著者看来,这是中国文化开始从中原的中国不断向四周拓展,成为中国本部的中国时期。在此发展阶段,秦汉帝国的制度,建立了“天下国家”的体制,精耕农业、市场网络与文官组织,构成了中国文明的特色。由于帝国体制的稳定性,中国在历经一次又一次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冲突对抗后,仍能不断延续而不崩解。是时,新进的佛教在挑战儒道体系的同时,逐步融合于中国文明之内。从文化的推进和发展看,除了战争外,这一时期丝绸之路贸易,展现了中国开发西域的成果。而与走向北方的冲突和对抗、走向西方的丝绸贸易不同,中国文化走向南方则是一个全面向前推动、浸润与融合的过程。当然,由于此时中华文化发展处于开拓生发时期,局限于中国本部的地理范围,因此可谓中国之中国。

  亚洲之中国。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文明旺盛的生命活力。中华文化从黎明走向光大,从中原走向亚洲,正在于以其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包举了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风骨汲取了其他文明的养分,促进了文明之间的交互与融合。譬如,《万古江河》所载,“今日马六甲的土生华人后代,据称有可以远溯八百年之久的口传历史,则在宋元时代即已到此定居。”尽管郑和以后,明代闭关自守,但是华南民间与东南亚之间的来往从未中断,中国和东南亚地区形成了牢不可破的贸易传统。在著者看来,中古时代的中国,不仅已纳入亚洲整体性的经济网络,而且在中亚和东亚的贸易中居于商品供应者的地位。特别是在海路方面的国际经济中,中国货币更是国际通货。于是,经由中国为中心,东西方经济正趋于整合为整体的网络。亚洲多元体系中的中国,正演进为进入世界体系的中国。

  世界之中国。《万古江河》有言:“21世纪是一个全球化加速进行的时代。世界各地之间,将难有区隔。中国曾经自成局面,俨然东亚天下的中心,中国文化的发展,也俨然有自己的过程。其实,中国从来不能遗世而独立;中国的历史也始终是人类共同经验的一部分。”中国从来都不仅仅属于中国,中国还是世界的中国。两千多年前,中华先民即已穿越茫茫沙漠、万里戈壁,开辟出了联通欧亚非的陆上丝绸之路,跨越惊涛骇浪、万里海空,闯荡出了连接东西的海上丝绸之路。正是海洋航道的开通和欧亚大陆频繁的陆路交通,使得中国完全纳入到了世界秩序之中。特别是“贸易上的顺差,使中国经济持续成长三百年之久,并使中国在近代以前跃升为世界最繁荣的地区。”然而,近代以来的“百年蹒跚”,使得中华文化遭受到有史以来的严重冲击。“不废江河万古流”,在绝境中重生,在危机中创新的中华文化在民族复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重新焕发生命活力。此时,这万古的江河,已不仅仅属于中国,她更属于全人类。

  伟大复兴中的中国

  没有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响,靠的就是中华文化以德服人、以文化人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品读《万古江河》,感知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历史,探寻中华文化发展演进的文脉肌理,其价值不仅在于读懂历史叙事中的中国、世界格局中的中国,更在于透过历史的恢弘视角、世界的宏大格局,理解伟大复兴中的中国。

  理解伟大复兴中的中国,需要从时代课题的角度出发,着重思考和回答中华文化何以百年蹒跚、何以百年复兴的问题。百年蹒跚,鸦片战争以后,面对内忧与外患的重重压力,中国以耻辱为入场代价卷进了近代国际社会,从此开始了一百多年浴火重生的苦难历史。正如著者所言,直到1949年毛泽东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那个经过百年炼铸的梦想,其威力莫之与京,中华文化在历史变局中重新走向世界,迈开百年复兴的坚定步伐。

  回眸中华文化成长发展的万古江河,叩问中华文化何以百年复兴的时代命题,站立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多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子衿)

  编辑:孙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