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打造高质效办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实务、案例交流平台
2023-05-22 10:05:00  来源:通检宣  作者:通检宣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势严峻,案件高发多发,涉及面广,已成为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犯罪类型之一。

  近年来,全国检察机关能动惩治电信网络诈骗的力度不断强化。南通检察机关坚持系统观念,深化源头治理,牵头成立南通市金融网络犯罪研究基地,联合阿里巴巴打造南通首款“大数据反诈防骗码”,为百姓“钱袋子”提供全方位的守护。同时,以一系列生动检察实践为基,致力于打造检察机关高质效办理涉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实务和案例交流平台。

  5月19日,电信网络诈骗治理理论与实务研讨会在南通召开,来自全国各地100多名专家学者、论文作者、司法实务人员齐聚一堂,对电信网络诈骗涉及的理论、实务疑难问题展开高层次研讨。

  南通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法学会会长

  王晓斌

  王晓斌书记介绍了南通市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基本情况,并对南通市检察机关及南通市金融网络犯罪研究基地今后工作提出了明确的期望和要求。

  江苏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陶国中

  陶国中副检察长介绍了江苏省检察机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及其关联犯罪,主动参与社会治理,大力加强网络犯罪检察专业化建设的相关工作。

  国家检察官学院副院长、《中国检察官》杂志社社长

  周洪波

  周洪波院长阐述了电信网络诈骗上下游作案手法,检察机关在办案中面临的考验,揭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已经成为当前发案最高、造成损失最大、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突出犯罪,并对电信网络诈骗治理研究提出建议和希冀。

  江苏省南通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恽爱民宣读表彰决定。

  与会人员合影

  主旨演讲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品新做了题为《电子证据链式审: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实践应对》的主旨发言。刘品新教授指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持续高发,破解“信息隐匿”带来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治理关联性认定难题,应基于电子数据的多元关联证明作用,构建电子证据关联性理论,通过“证据链条”的方式发挥电子证据作用,从多元关联律到链条式审查,搭建基于同一被告人及其团伙、被害人的不同证据链条。

  南通市崇川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孙亚立足崇川检察工作实际,做了题为《以电子数据为中心的电诈犯罪治理模式》的主旨发言,针对电子数据“取、审、用”,介绍了该院以电子数据为中心的电诈犯罪治理探索:依托“实验室+标准化提取”,让案件真相“拨云见日”;区分涉案主体、主观明知、涉案金额、关键细节等“多场景+还原式”审查,让指控体系“坚若磐石”;“多维度+实质化”运用让案件办理“提质增效”;探索资金链路清晰的被骗钱款先行返还路径,打造大数据反诈“检察数字产品”,全面协同,做好电诈犯罪的治罪与治理。

  随后,会议围绕“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惩治的实践难题与实务探索”“电信网络诈骗关联行为的司法认定”“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的证据收集、审查与运用”三个部分开展研讨,十余名各地专家、司法干警就虚假金融投资“杀猪盘”案件刑法分析、电信诈骗中“帮助取款行为”的定性与规则、检察机关审查运用电子数据的问题与出路等话题各抒己见,并形成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理论成果。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检察官》杂志社 、南通市人民检察院 、南通市法学会主办,南通市崇川区人民检察院 、南通市法学会金融网络犯罪研究会 、南通市崇川区法学会 、南通理工学院承办。

  编辑: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