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通州区检察院突破传统理念,破除路径依赖,把检察力量下沉到网格、检察履职发力到基层、检察服务落地到一线,以“网格+检格”工作模式激活基层治理“一池水”。
搭好检网融合“服务链”
检察担当“亮”出来
以解决“谁来做”为抓手,主动亮出身份、亮出态度、亮出承诺,倒逼干警提升入“网”进“群”意识,形成检网融合服务链条。
全面公示,“亮”出身份扛起责任
主动对接通州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将“检格”与“网格”全面对接,划出7个片区由院领导分片包干,检察干警全部下沉一线,实现干警结对网格全覆盖。将进网格检察干警信息在基层网格中公示,切实“亮”出检察身份,扛起进网格服务的政治责任。
全面下沉,“亮”出态度征求意见
组织检察干警开展网格走访活动360余次,全面听取基层政府、网格员对检网融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以诚恳的态度“真听意见、听真意见”。如检察长带头走进二甲镇等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3次,就征求到的23个建议安排专人办理和专门反馈,并根据征求意见形成检察干警进网格14条职责清单。
全面融入,“亮”出承诺增进互信
明确“不干扰基层正常工作、不增加基层负担、不在基层就餐、不搞盆景花架子”网格工作“四不”原则,“亮”出“为基层服务、为群众解难”的“两为”承诺,共帮助基层政府和社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21个。如检察干警在网格走访过程中发现某公司66名工人长期被拖欠工资款,所在街道、村委会多次组织调解无果。该院依法支持66名工人起诉追索工资款,仅用4天时间,66名农民工拿到法院的调解书,并于近期拿到自己的血汗钱。
种好为民司法“责任田”
全科服务“融”进来
以解决“做什么”为抓手,将检察全方位履职融入网格全科服务,让检格在服务基层网格工作上有所为、有作为。
强化以案释法
让法治宣讲走进“田间地头”
聚焦群众关注的民事债务、婚姻家庭、校园欺凌等热点问题,以典型案例为基础为基层提供“点单式”精准普法,共组织40多名业务部门干警深入社区、学校、企业等网格单位开展法治宣讲活动36场,1.2万名在校师生、群众、企业家等受到普法教育。根据基层网格员建议,录制普法视频在省委政法委组织的民法典短视频评选活动中获奖。
强化隐患排查
把群众心结解开在“网格单元”
落实检察官“带案”下网格制度,共开展化解网格内矛盾纠纷8件,让矛盾化解在基层。针对一起邻居间因琐事引发的故意伤害案件,承办检察官及时进网格了解情况,进行社会调查,通过引入人民调解员机制开展多次刑事和解,最终两家人握手言和,解开两家人多年积怨,解开心里“疙瘩”。
强化特殊群体保护
把检察关爱送到“群众家门”
带着感情下网格,通过结对帮扶、司法救助等方式,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共与3个基层社区开展党建、志愿服务、文明单位结对共建,长期结对帮扶特殊困难群众11名。通过网格走访、网格听证等方式推进司法救助进“网格”。8月,针对一起失独老人被窃案,在石港镇某村举行司法救助公开听证会,邀请村干部、专职网格员以及村民代表担任听证员,全面进网格听取意见,把检察关爱送进群众家门。
用好网格共治“朋友圈”
互联互动“活”起来
以解决“做得怎么样”为抓手,强化与基层网格、行政机关以及人民群众联动、互动,切实提升检察机关推进网格共治贡献度,通过共建共享促进共治共赢。
聚焦重点工作,组团服务作表率
以文明城市创建、疫情防控等为重点,与其他区级机关单位组团提供网格服务,做好表率。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共计240人次检察干警参与基层社区志愿服务。7月份疫情反扑以来,该院21人次网格干警服务基层核酸检测、交通卡口执勤等疫情防控工作,切实在重点工作中体现检察担当。
聚焦难点问题,联合治理促共赢
围绕基层治理难点问题,以公益诉讼为抓手,联合相关部门共同推进窨井盖、电子烟等6个专项治理行动,实现线索在网格发现、调查在网格进行、整改在网格推进、效果在网格评估,实现检网融治工作闭环。该院以“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推动相关部门窨井盖占用盲道行为进行全面整治,共同守护盲人“脚底下的安全”。针对在网格中发现未成年人吸食电子烟、非法向未成年人售卖电子烟等问题,推动9家单位和部门联合开展“护苗2021”专项行动,共同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无烟环境”。
聚焦党建引领,检民互动树形象
与相关网格单位开展党建共建活动,通过党建知识联学、党建惠民实事联办、党建品牌联建等方式提升党建工作整体水平。开展检察开放日活动7次,主动邀请镇村干部、网格员代表走进检察院,邀请他们宣讲好的做法,学习党建、企业管理以及矛盾化解等方面好的经验,推进检察队伍建设,树好检察形象。